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
2020年8月上旬在長江運營的5艘內河游輪已經恢復運營,對國內游客開放。很多人在問,為什么國際游輪還沒有復航?從上海、天津等中國母港出發的國際游輪什么時候復航?
政府在娛樂、旅游業復工復產復市方面的策略是在保障公眾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循序漸進,逐步開放。迄今為止,主題公園、影院、劇場、體育館、泳池、足球賽事等各類運動場所等都已開放,旅游業從省內游也擴大到跨省市游,說明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進展,在人群密度較高的娛樂場所和旅行跨度較大的跨省市旅游業,安全風險已經基本達到可控的水準。
國際游輪沒有開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游客在船上的密度。但是,國際游輪的游客密度比內河游輪更大嗎?來看一下部署在上海母港的海洋光譜號和部署在長江的兩艘內河游輪的游客密度比較數據。
總噸 (1) |
雙人載客人數 (2) |
游客空間比 (1)/(2) |
|
海洋光譜號 |
16.8萬 |
4,246 |
40.0 |
世紀神話號 |
1.2萬 |
392 |
30.6 |
黃金游輪2號 |
1.7萬 |
432 |
39.0 |
游輪的總噸丈量游輪上封閉空間的容積。總噸越大,同等條件下,客房面積更大,公共區域更寬敞,游客有更多的去處和娛樂項目,從而更容易避免人群的集聚,更容易保持游客之間的物理距離。游輪業用總噸除以雙人載客數的比值,即游客空間比,來度量游輪上的游客密度。從上表可以看出,海洋光譜號的游客空間比高于或顯著高于內河運營的兩條游輪。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北極星
游輪上的安全風險還取決于船上的防控設施和措施,包括體溫監測、客房和公共區域的高頻消毒技術、空調通風有無新風系統,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有無迅速排查、隔離和救治的醫療資源、隔離病房有無獨立的通風系統、負壓裝置、ICU病床。在這些方面,從上海母港出發的游輪,如皇家加勒比的海洋光譜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硬件、軟件、內控流程及船上的醫療資源而言,國際游輪的安全系數至少不會低于內河游輪。
與內河游輪相比,在安全性方面國際游輪的一個問題是輸入性風險,因為前者是境內游,后者是出境游。國際游輪公司給到政府的建議是在出境游開放之前,為了嚴格防范輸入性風險,特許游輪公司在特殊時期運營海上游,是出境游但不停靠目的地,是國際游輪但100%的從國內低風險地區收客,安全系數等同于國內跨省市游。